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公告栏

杂志微信

2025年05期
论著

MRI定性及定量检测在少突胶质细胞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龙;牛晨;武建利;丁墩;张明;王渊;

目的 探讨MRI定性及定量指标在不同级别少突胶质细胞瘤(oligodendroglioma,OG)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经病理和基因检测证实的80例OG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对比不同级别OG的MRI定性指标(发病部位、T2信号强度、强化形态学)及定量指标[水肿指数(EI)、对比增强比(CER)、磁共振波谱各代谢物比值]的组间差异,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评估其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80例OG患者分为2级组51例和3级组29例,两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Cho/Cr、Cho/NAA、NAA/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信号强度(P=0.002)、强化形态学(P<0.001)、LL/Cr(P=0.01)、EI(P=0.009)、CER(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L/Cr和CER用于OG分级诊断的诊断效能较高,联合LL/Cr和CER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4.6%、83.3%和0.833。结论 联合MRI定性及定量指标对OG具有较高的分级诊断价值。

2025 年 05 期 v.3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102014)
[下载次数: 3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6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首次发作的儿童MOG-IgG阳性脊髓炎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唐晓璐;张炜华;任长红;任晓暾;尹光恒;彭芸;程华;

目的 探讨首次发作的儿童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anti-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IgG, MOG-IgG)阳性脊髓炎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 选取首次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事件,且临床有脊髓炎症状的MOG-IgG阳性患儿(≤18岁)168例,最终纳入22例患儿。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及预后。结果 22例患儿临床症状以肢体无力(90.9%)最常见,其次为肢体感觉异常(50.0%)及尿便障碍(50.0%)。MRI检查显示为单发病灶11例,多发病灶11例;16例可见长节段病变,11例可见短节段病变;12例主要累及中央灰质,可见线样征及“H”征;9例累及圆锥;3例可见斑片状强化。至末次随访(时间为0.6~4.8年,中位时间2.4年)时,3例复发,19例临床体征及症状完全恢复,3例残留轻度神经系统功能障碍。MRI检查随访脊髓萎缩与EDSS评分呈正相关(r=0.998,P<0.001)。结论 儿童首次发作的MOG-IgG阳性脊髓炎影像学检查多数表现为以中央灰质受累为主的长节段病灶,也可表现为短节段病灶型脊髓炎,病灶可单发或多发,容易累及圆锥;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复发率低;MRI检查显示脊髓萎缩可提示临床预后不良。

2025 年 05 期 v.3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171330); 科学技术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专项(编号:2021ZD0200508)
[下载次数: 2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CT灌注成像联合血管成像评估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的临床价值

鄢巧伶;陈伟康;陈佳琦;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联合血管成像(CTA)评估急性脑梗死(ACI)侧支循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28例ACI患者,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P、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依据DS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和侧支循环欠佳组,比较两组CTP、CTA检查结果,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P联合CTA对ACI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结果 128例ACI患者中,侧支循环良好组78例,侧支循环欠佳组50例。侧支循环欠佳组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长于侧支循环良好组,区域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rLMC评分)、管腔面积(LA)小于侧支循环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MTT、TTP、rLMC评分、LA单独及联合评估ACI患者侧支循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6、0.748、0.705、0.764、0.893,联合评估价值最高。结论 CTP可评估脑血流动力学,CTA可评估侧支循环状态及管腔面积,CTP联合CTA可提高对ACI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

2025 年 05 期 v.35 ;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编号:LGC22H10-0002)
[下载次数: 28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RI-SWI联合脑CT灌注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不良预后的评估价值

梁晓辉;梁凌;齐馨馨;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MRI-SWI)联合脑CT灌注成像(CTP)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不良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157例ACI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接受MRI-SWI、脑CTP检查,明确诊断后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于静脉溶栓治疗后3个月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预后情况,并依据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MRS≥2分)与预后良好组(MRS<2分)。比较两组MRI-SWI参数相位值(PV),脑CTP参数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I-SWI联合脑CTP对ACI患者静脉溶栓后不良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157例ACI患者中预后不良54例,预后良好103例。预后不良组PV、MTT、TTP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CBF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MRI-SWI、脑CTP检查参数单独及联合评估ACI患者静脉溶栓后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4、0.698、0.711、0.706、0.670、0.880,联合评估AUC最高。结论 MRI-SWI联合脑CTP对ACI静脉溶栓后不良预后评估价值较高,可为临床针对预后不良高风险的ACI患者制定预防性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2025 年 05 期 v.35 ; 湖北省武汉市医学科研项目(编号:WZ20C25)
[下载次数: 2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RI定量磁敏感成像对脑小血管病合并微出血患者严重程度评估价值及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王青青;王少颖;王鸿静;赵民建;

目的 探讨MRI定量磁敏感成像(QSM)对脑小血管病(CSVD)合并微出血(CMB)患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270例CSVD合并CMB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依据CMB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严重组92例和非严重组178例。收集患者的丘脑、壳核、海马区QSM参数;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两组丘脑、壳核、海马区QSM参数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SVD患者CMB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丘脑、壳核、海马区QSM参数对CSVD患者CMB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 与非严重组比较,严重组年龄及高血压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严重组丘脑、壳核、海马区QSM参数水平高于非严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严重组MoCA评分低于非严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SVD合并CMB患者丘脑、壳核、海马区QSM参数水平与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年龄、丘脑、壳核、海马区QSM参数高水平是CS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的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丘脑、壳核、海马区QSM参数三者联合对CSVD患者CMB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评估(P均<0.01)。结论 CSVD患者丘脑、壳核、海马区QSM参数的变化不仅与CMB严重程度紧密相关,而且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密切关系。

2025 年 05 期 v.35 ; 河北省重点科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90979)
[下载次数: 3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颈动脉蹼伴急性颈内动脉闭塞的CTA影像特点及发生机制

李欢;张健;

目的 探讨颈动脉蹼伴急性颈内动脉闭塞的CTA影像学特点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选取并分析5 363例头颈CTA检查图像,筛选伴有同侧颈动脉分叉部蹼的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9例,对其CTA图像进行分析,观察蹼的位置、厚度、长度、颈内动脉闭塞残端的对比剂充盈形态、闭塞残端对比剂浓度变化等。结果 9例伴颈动脉蹼的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中,8例为单侧蹼伴同侧急性颈内动脉闭塞,1例为双侧颈动脉蹼伴双侧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所有蹼位于颈动脉分叉部,蹼的厚度为1.2~3.3 mm,平均厚度(1.96±0.64)mm;长度为4.5~18.9 mm,平均长度(11.37±4.62)mm。9例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残端对比剂充盈形态均为尖端朝上的尖树桩形,对比剂浓度变化均为向远心端逐渐变淡。结论 颈动脉蹼伴急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卒中早期行头颈CTA检查,可清晰显示急性闭塞部位、对比剂向远心端逐渐变浅淡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神经介入医师进行积极的临床治疗。

2025 年 05 期 v.35 ;
[下载次数: 1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基于主动脉CTA的血管周围脂肪CT值对大动脉炎疾病活动性的评估价值

欧阳美翔;陈宝锦;李菊;王心宜;邹雨婷;王翠艳;

目的 探讨基于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血管周围脂肪CT值对大动脉炎(TAK)疾病活动性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55例TAK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主动脉CTA检查资料,根据ITAS-A评分标准判断TAK疾病活动性,将患者分为活动组25例和非活动组30例。在CTA图像上分析动脉管腔改变(包括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扩张)及动脉管壁特征(包括管壁厚度、低密度环征、延迟强化和钙化),并测量动脉管壁最厚处血管周围脂肪CT值和相对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管周围脂肪CT值和相对值对TAK疾病活动性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同动脉节段管腔狭窄、闭塞占比均高于管腔扩张/动脉瘤,左侧颈总动脉和左侧锁骨下动脉是最常见的受累节段,冠状动脉、肺动脉受累较少见。两组均可见管壁环形增厚,活动组管壁厚度大于非活动组,管壁低密度环征和管壁延迟强化比例高于非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活动组血管周围脂肪CT值高于非活动组,血管周围脂肪相对值低于非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管周围脂肪CT值预测TAK疾病活动性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92.0%,血管周围脂肪相对值预测TAK疾病活动性的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88.0%;血管周围脂肪CT值、血管周围脂肪相对值预测TAK疾病活动性的AUC分别为0.896(95%CI:0.807~0.985,P<0.001)、0.909(95%CI:0.828~0.990,P<0.001),高于动脉管壁特征的AUC。结论 活动期TAK患者的血管周围脂肪CT值升高,基于主动脉CTA的血管周围脂肪CT值是预测TAK活动性的有效指标。

2025 年 05 期 v.35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ZR2021QH335);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3CXGC010504)
[下载次数: 1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超声心动图与压力-应变环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赵甲彧;刘雅婷;张芳;陈皓;张伟;马利祥;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及压力-应变环(PSL)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狭窄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18例,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n=56)、中度狭窄组(n=34)及重度狭窄组(n=28);根据病变部位分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组(89根)、右冠状动脉病变组(95根)、左回旋支病变组(64根)。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及PSL检查,将所得参数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及PSL参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以及PSL识别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阳性率。结果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随着狭窄程度加重而增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着狭窄程度加重而降低,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WI、GCW、GWE水平随着狭窄程度加重而降低;GWW随着狭窄程度加重而增高,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尔逊分析显示LVEDD、LVESV、LVEDV、GWW与冠心病狭窄程度呈正相关。LVEF、GWI、GCW、GWE与冠心病狭窄程度呈负相关。PSL识别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阳性率为78.72%。结论超声心动图及PSL在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狭窄程度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非侵入性检查手段指导临床治疗。

2025 年 05 期 v.35 ; 河北省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2301A180)
[下载次数: 1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
创刊时间:1990年10月
主管部门: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编辑电话:0531-88957664

              0531-88955484

              0531-88958161

发行电话:0531-87920996
E-mail:yxyxxzz@126.com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6-9011

 CN  37-1426/R

友情链接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278,635
今日访问量: 193

友情链接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

        为了进一步优化办公环境,本刊编辑人员自2025年5月6日起办公地点迁至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邮编:250014,电话:0531-88957664/88955484/88958161/88951013。原办公地址济南市经四纬九路37号仍作为本刊发行地址,邮编和电话不变。特此公告!

《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